本詞典採用原住民族委員會與教育部於民國94年12月15日所頒布的「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並根據本詞典的編撰委員意見修訂如下。表四與表五為撒奇萊雅語的輔音與元音系統,括弧內為書寫符號所對應的國際音標。
撒奇萊雅語的輔音
|
唇音 |
舌尖 |
硬顎 |
舌根 |
喉音 |
塞音 |
清 |
p |
t |
|
k |
,( ? ) |
濁 |
b |
d |
|
|
|
鼻音 |
m |
n |
|
ng(ŋ) |
|
擦音 |
清 |
|
s |
|
|
h |
濁 |
|
z |
|
|
|
塞擦音 |
|
c(ts) |
|
|
|
邊音 |
|
l |
|
|
|
滑音 |
w |
|
y(j) |
|
|
語音及書寫符號之簡略說明
1.書寫符號的制定基本上遵循一音一符的原則,輔音中僅ŋ的發音以ng來表示。
2.塞音有清濁音之分;清塞音有p、t、k、',濁塞音則有b、d。
3.擦音有清濁音之分;清擦音有s和h,濁擦音有z。
4.h為清喉擦音,發音時氣流會輕輕地由喉頭摩擦而出。
5.舌尖塞擦音c的發音為/ts/。
6.年輕一代的族人在使用舌尖顫音r與舌尖邊音l時,因受鄰近其他語言發音的影響,已有混淆的現象,不易區分。但本詞典尊重耆老們的意見,以舌尖邊音l為準。
7.央元音e的發音方式與國際音標的ə相似。
8.為了使記音書寫符號更貼近正確發音,本詞典採用後高元音u以及後中元音o。舉例來說,pilaluho'「螟蛾」一詞的發音即明顯有u與o的區別。
9.長元音的表示方法為在元音後加上“:”符號表示。
10.撒奇萊雅語的輔音比阿美語多了z和b兩音,因此這兩音也成為辨別撒奇萊雅語和阿美語最重要的依據。
11.撒奇萊雅語輔音b的發音比較接近於唇擦音/β/與/v/之間。
12.撒奇萊雅語輔音d為舌尖濁塞音,與阿美語的清邊音d不同。。
13.阿美語中的咽喉音 ^ 和舌根擦音x在撒奇萊雅語中大都以h取代。
14.為因應外來語發音的需求,因而在詞彙中有時會出現濁舌根塞音g,但是因為其非撒奇萊雅語原本的語音,因此不列在輔音表中。
15.除了因應外來語發音而出現的濁舌根塞音g以及央元音e不會出現在字尾以外,其餘的音皆可以出現在字首、字中、字尾三個位置。舉例如下:
(1) 塞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p |
pacek ‘釘子’ |
tipus ‘稻子’ |
atip‘筷子’ |
t |
tulakuk ‘雞’ |
katalalan‘牛’ |
lamit ‘根’ |
k |
kabus ‘蝦’ |
ukak ‘骨頭’ |
tatak ‘鋤頭’ |
' |
'kek ‘訝異’ |
lalaba'en‘追’ |
lalini'‘可愛’ |
b |
bukes ‘頭髮’ |
dabek ‘工寮’ |
satahab ‘蓋子’ |
d |
duka ‘傷口’ |
taduk ‘鴨’ |
alitad'‘塊狀’ |
g |
gaciw ‘鵝’ |
Sigyi ‘人名’ |
|
(2) 鼻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m |
maduba' ‘跑步’ |
simal‘油’ |
nanum‘水’ |
n |
nani' ‘貓’ |
takunul‘駝背’ |
panan‘門’ |
ng |
ngelab ‘湯匙’ |
cungal ‘瓶子’ |
kazizeng‘車子’ |
(3) 擦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s |
sakubit ‘釦子’ |
tusa ‘二’ |
tebus ‘甘蔗’ |
z |
zikuc‘衣服’ |
tizeng ‘站立’ |
tusuz ‘膝蓋’ |
h |
habay ‘小米’ |
tahab‘蓋’ |
tubah ‘地瓜’ |
(3) 塞擦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c |
cihek ‘鼻子’ |
ciwciw‘小雞’ |
zikuc ‘衣服’ |
(4) 邊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l |
lami'‘菜’ |
kalang ‘螃蟹’ |
tupelo ‘帽子’ |
(5) 滑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w |
wacu ‘狗’ |
kuwa' ‘木瓜’ |
langdaw ‘綠色’ |
y |
yubin ‘郵差’ |
bayu ‘海’ |
imelangay ‘病人’ |
(5) 元音
|
字首 |
字中 |
字尾 |
i |
inpi‘圓鍬’ |
tangila‘耳朵’ |
tali ‘芋頭’ |
u |
ungay ‘猴’ |
kanus ‘指甲’ |
haku ‘盒子’ |
e |
edu ‘老鼠’ |
saemic ‘夾子’ |
tali ‘芋頭’ |
a |
ama ‘爸爸’ |
ayam ‘鳥’ |
siwa ‘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