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泰雅語書寫系統
泰雅語共有5個元音字母,20個輔音字母。下表中所列主要為泰雅語之書寫符號;若書寫符號與語音符號不同時,則語音符號標示在斜線內。
表2-1 泰雅語元音字母表
|
前 |
央 |
後 |
高 |
i |
|
u |
中 |
e |
|
o |
低 |
|
a /ɑ/ |
|
表2-2 泰雅語輔音字母表
|
雙唇 |
舌尖 |
硬顎 |
舌根 |
小舌 |
咽頭 |
喉音 |
塞音(stop) |
清 |
p |
t |
|
k |
q |
|
’ /ʔ/ |
塞擦音(affricate) |
清 |
|
|
c |
|
|
|
|
擦音(fricative) |
清 |
|
s |
|
x |
|
h |
|
濁 |
b /β/ |
z |
|
g /ɤ/ |
|
|
|
鼻音(nasal) |
濁 |
m |
n |
|
ng /ŋ/ |
|
|
|
邊音(lateral) |
濁 |
|
l |
|
|
|
|
|
顫音(trill) |
濁 |
|
r |
|
|
|
|
|
閃音(flap) |
濁 |
|
ɾ /ɾ/ |
|
|
|
|
|
半元音(glide) |
濁 |
w |
|
y /j/ |
|
|
|
|
如上表所示,在泰雅語的書寫系統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一個字母表示一個語音,惟一的例外就是ng一起表舌根鼻音/ŋ/。只是在泰雅語中,表舌尖鼻音/n/的n字母及表舌根擦音/ɤ/的g字母也有可能一起出現,為了區辨一起出現的ng是表舌根鼻音/ŋ/或表子音串/nɤ/,本詞典中將子音串ng間以底線連之,即n_g,如:n_gaqaw 「初墾地」、n_gryung 「蓬萊米」、ren_ga’ 「磚塊」、’n_gyut 「逐漸」。
此外,由於部分泰雅語詞彙之音節中若有可以預期的弱元音,一般都省略不標示,為了避免這些詞彙與沒有弱元音省略之詞彙混淆而造成拼讀上的困擾,故在本詞典中,前者(即含可以預期的弱元音)增加以底線標示之,以別於沒有弱元音省略之詞彙。比較下列詞彙即可得知:(1) g_yagan 「挑選」、gyahan 「開」;(2) hb_yaw 「趕、追逐」、hbyatun 「拔」;(3) k_yaya’ 「監視」、kyalun 「說」;(4) m_yan 「像」、myan 「我們」等(詳參錢玉章,2011)。
(二) 泰雅語音及音韻規則
語言中部分語音會因其出現在詞彙中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發音現象或聽音效果,泰雅語亦是如此。以下簡述泰雅語的八條語音現象:
1. 塞音/p; t; k/出現在詞首或詞中時,雖為不送氣,但若其後有/h/音出現時,則常會發成送氣塞音。規則如下:
{ p; t; k } + /h/ →{ ph; th; kh }/# ___
例:thekan [thekan] 椅子
2. 塞音/p; k/出現在詞首或詞中時,雖為不送氣的清塞音,但出現在詞尾時常會發成送氣音。規則如下:
{ p; k } + /h/ →{ ph; kh }/___ #
例:qmalup [qmaluph] 打獵
3. 塞音/t/出現在詞尾時常會轉發成[c]音。規則如下:
/t/ → [c] /___ #
例:mit [mic] 羊
4. 塞音/t/及擦音/s/出現在前高元音/i/或滑音/y/之前會顎化。規則如下:
{ t, s } → { c, ʃ } /___ { i; y }
例:syam [ʃyam] 豬肉
5. /l/出現在詞尾時通常會發轉成[n]音。規則如下:
/l/ → [n] /___ #
例:ngasal [ngasan] 家
6. 元音/i; u/出現在/q; h/音鄰近時,常會變低分別轉發成[e; o]音,同時出現過渡音[y; w]。規則如下:
{ i; u } → { ye ; wo } / { q; h }
例:qulih [qwolyeh] 魚
7. 元音/u/出現在舌根音/k; g; ng/之前,常會變低轉發成[o]元音。
/u/ → [o] /___ { k; g; ng }
例:mung [mong] 聽
8. 元音/a/出現在元音/u/之前時,兩個元音常會轉發成[o]元音。
/a/ + /u/ → [o]
例:kita + -un [kton] 將看(受事焦點)
上述八條語音現象是可以預期的發音結果,然泰雅語中還有一些語音變化是屬於詞音位轉換(morphophonemic alternation),無法預期的變體,條述如下(詳參Li,1980):
1. /l~n/詞音位轉換
泰雅語部分動詞的詞根若以/l/音收尾時,通常會轉成/n/音,但若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則/l/音就會保留住。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galaw |
magan |
拿 |
kyalan |
kmayan |
說 |
sinbilan |
sbin |
留下、遺留 |
thgali |
thzigan |
逗弄、戲耍 |
但此種/l~n/詞音位轉換並非可以預期,亦即並非所有以/n/音收尾的動詞詞根,在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會改發成/l/,試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s’ani |
s’an |
餵食 |
snonan |
snon |
要求、協定、乞討 |
tnunan |
tminun |
編織 |
tkunay |
tmukun |
倒(液體) |
2. /b~p/詞音位轉換
部分動詞詞根若以/b/音收尾時,通常會轉成/p/音,但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則/p/音就會保留住。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goban |
gop |
共飲 |
qtaban |
qatap |
用剪刀剪 |
shoban |
shop |
吸 |
shoban |
suyap |
打呵欠 |
但此種/b~p/詞音位轉換並非可以預期,亦即並非所有以/p/音收尾的動詞詞根,在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會改發成/b/,試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kyapan |
kmzyap |
抓;得(病) |
qapaw |
qmap |
摘斷 |
qlupi |
qmalup |
打獵 |
’iyupun |
’miyup |
鋸斷、砍斷 |
3. /g~w/詞音位轉換
部分動詞詞根若以/g/音收尾時,通常會轉成/w/音,但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則/g/音就會保留住。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bhgi |
mehuw |
鎖起來 |
hlngagun |
hmlngaw |
加溫、加熱 |
phgan |
mahuw |
折斷 |
plagay |
milaw |
照亮、照明 |
4. /r~y/詞音位轉換
部分動詞詞根若以/r/音收尾時,通常會轉成/y/音,但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則/r/音就會保留住。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bzirun |
maziy |
買 |
hiran |
mahiy |
晾曬 |
pgyaray |
mgyay |
離開 |
tbziri |
tbaziy |
賣 |
但此種/r~y/詞音位轉換並非可以預期,亦即並非所有以/y/音收尾的動詞詞根,在加上後綴如-un, -an, -aw, -ay, -i時,會改發成/r/,試比較下列含主事與非主事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 |
主事焦點 |
漢譯 |
bhiyan |
mihiy |
打 |
hk’yan |
hmkuy |
弄彎、轉彎 |
kzyayun |
mkzyay |
乾 |
phpuyun |
phapuy |
煮 |
5. /z~y/詞音位轉換
部分動詞詞根若以/z/音收尾、或加後綴-un, -an, -aw, -ay時,/z/通常會轉成/y/音;但加上後綴-i時,則/z/音就會保留住。比較下列含非主事焦點-i與含其他焦點的動詞詞彙:
非主事焦點-i |
主事焦點 |
非主事焦點-un |
漢譯 |
kblazi |
kbalay |
kblayun |
製作、修繕 |
prazi |
miray |
prayun |
繞轉、駕駛 |
thazi |
mthay |
thayun |
剩下來、保留 |
tkuzi |
tmakuy |
tkuyun |
推倒 |
此外,泰雅語的音節結構是以元音為核心,加上前後可能有的輔音或輔音群組合而成。其結構規則如下(括號表該輔音之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C(C))V(C)
至於泰雅語詞彙的重音,大都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的元音,故通常不須標出。當詞幹加上後綴時,重音亦跟著移動,使重音仍落在所成新詞的最後一個音節上,例如:
maníq ‘吃 (主事焦點)’ → niqún ‘吃 (受事焦點[非現實貌]’)
maníq ‘吃 (主事焦點)’ → niqán ‘吃 (受事焦點[現實貌])’
mitá’ ‘看 (主事焦點)’ → ktán ‘看 (受事焦點[現實貌])’